科技盛宴背后,2025年以来,国内大模型产业的三大趋势愈发清晰,竞争版图正在重塑:
推理模型成为新的技术制高点;应用落地从概念走向实战;国产算力迎来突破性进展。
从DeepSeek的开源风暴到华为昇腾384超节点的首次亮相,从“六小虎”的差异化布局到巨头的全面反击,大模型正告别“百模大战”的混沌期,步入更加理性而激烈的“中场战事”。
今年,“AI六小虎”中的零一万物、百川智能并未现身, BAT、科大讯飞等头部厂商展位不再专注比拼模型参数,而是展示出多样的落地生态。
如今,大模型竞争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军备竞赛,而是一场关乎产业生态、商业模式和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较量。当大模型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,推理能力成为新的分水岭,国产化成为不可逆转Kaiyun全站网页的趋势,每一个参与者都在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和实力。
如果说2025年以前的“百模大战”更多是在基础能力上的比拼,推理模型则代表了从“能回答”到“会思考”的质的飞跃。
面对变局,头部厂商迅速跟进。WAIC上推理模型的“百花齐放”,阐释着大模型竞争规则的变化。
据不完全统计,自2025年1月DeepSeek-R1发布以来,头部厂商和大模型创业公司,在在短短数月内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推理模型。
3月,腾讯发布混元T1正式版,百度发布文心X1;阿里发布QwQ-32B推理模型;
WAIC前后,国内大模型厂商展示自家最新推理模型,呈现出在技术路线上明显的差异化策略,主要体现在模型架构、推理机制、参数策略及成本三方面:
首先是架构选择、创新的分野。大模型架构从纯Transformer走向混合架构时代,单一架构已无法满足推理模型的性能需求,混合架构成为新的技术制高点。
腾讯的混元T1正式版,摒弃纯Transformer架构,转而将混合Mamba架构应用于推理大模型,实际生成速度快于DeepSeek-R1;
百度的文心X1,采用“思维链-行动链”协同训练,在复杂任务中自动拆解为二十多个推理步骤,同时可以调用十几种的工具链,增强Agent的能力;
Kimi K2拥有32B激活参数和1T总参数,是目前业界总参数量最大的开源模型;
这场推理模型的军备竞赛,实质上是各家厂商对未来AI发展方向的不同押注。开源还是闭源,通用还是专用,效率还是效果,每一个选择都将决定其在下一阶段竞争中的位置。
在推理模型解决“思考”问题后,应用落地展示出“为谁想”和“想什么”的关键方向。2025年的WAIC展会上,最引人注目的变化莫过于大模型从“技术展示”向“应用实战”的转变。
这一转变首先体现在WAIC厂商策略的分化上——互联网巨头依靠平台生态及能力,不断在B端、C端广泛布局;专业模Kaiyun官方中国型厂商选择垂直赛道深化,选择B端作为突围出口。
其中,腾讯展示出混元大模型“从云到端”的完整展示链路,以及B端金融分析助手、智能视频剪辑、媒体内容生成等内容,颇为吸睛的亮点在于社交——在微信中添加“腾讯元宝”好友,能让14亿微信用户像加好友一样接触AI助手。
另一方面,Kimi、智谱AI等厂商缺乏大厂的流量优势,展示内容更加注重B端能力。
但根植于当下环境——近期C端通用Agent明星产品Manus总部迁移至新加坡、国内裁员80人并放弃国内版本上线,大模型厂商们更注重垂直Agent能力的开发。
例如,在金融领域,风控、投顾、客服等Kaiyun全站网页环节都在积极引入大模型技术;在医疗领域,诊断辅助、药物研发、病历管理等应用场景不断涌现;在制造业,智能质检、预测性维护、供应链优化等用例逐步落地。
据公开资料,阿里、字节跳动近几个月的日均Token调用量增长相比一年前均接近、超过100倍,这种爆发式增长对算力供给提出了巨大挑战。
作为“八大镇馆之宝”之一,华为昇腾384超节点首次实机展出。昇腾384超节点基于超节点架构,通过总线个NPU之间的大带宽低时延互联,解决集群内计算、存储等各资源之间的通信瓶颈。
这样的突破意义不仅在于算力规模的提升,更在于为国产大模型训练提供了可靠的底层支撑。
国产GPU厂商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。燧原科技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加速卡“燧原S60”,对标英伟达L20,搭载了48G显存和PCIe 5.0接口,支持各种主流推理框架和200+主流模型,可满足千亿参数大模型的推理需求。
国产算力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。在芯片性能上,国产算力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;在软件生态上,开发工具链和优化算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;在大规模部署上,稳定性和可靠性还需要更多验证。
但我们不妨更加乐观。技术路径的多样化为后发追赶创造了机会,庞大的国内市场为产业化提供了基础,政策支持为创新发展提供了保障。
当WAIC的热潮逐渐退去,大模型产业的“中场战事”才刚刚开始。这不再是一场单纯的技术竞赛,而是涉及技术路径、商业模式、生态建设和国际竞争的全方位较量。
分化体现在技术路径的多元化、应用场景的专业化和商业模式的差异化;聚焦则体现在核心技术的攻坚、关键应用的突破和生态护城河的构建。
展望未来,三大趋势将继续深化:推理模型将从当前的逻辑推理扩展到多模态推理和具身智能推理;应用落地将从工具型应用发展为平台型应用和生态型应用;国产算力从追赶模式转向比拼模式,在某些细分领域实现领先。
中场战事的胜负,最终将由应用价值和用户选择来裁判。WAIC热潮落幕后,留在舞台中心的国内大模型产业路在何方,仍待进一步验证。
Copyright © 2024 开云沙盘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蜀ICP备19012180号 网站地图